有人傳了一張讀經幼稚園,中班的課表,然後譴責家長瘋了,等等之類的。對這事,主婦有不同看法。

 

這篇發文只是就一張課表議論,望文生義。作者並不是遇到有個上課的4歲小孩不爽,但是大人們就是硬要說,在這裡的小孩很慘。

對於四歲的小孩,不識字,擅長學舌,聽了什麼就跟著唸什麼。這樣會有壓力嗎?倒是不一定。

 

以前我帶小孩去讀經,從3歲到5歲。小孩們把這課當場練呼吸,吐大氣,總之就是哇啦哇啦大叫完一堂課。

下課時,小孩都爽得不得了。可能一直開口,也是一種抒發。

其實家長在選幼稚園,一則考慮上班的接送方便,一則有所期待。當選擇全美幼稚園,被視為正常。選擇讀經幼稚園,也是一樣,就是個聽不懂的環境。全美也不解釋文法,叫做所謂浸泡,讀經也是一種浸泡,有何奇怪呢?

就我知道的一個讀經幼稚園,園長都有些夢想,願意收別的幼稚園不收的小孩,用心給小孩吃有機飲食。

有孩子喜歡活潑創新,也有孩子喜歡穩定規律,為什麼要認為只有一種方式呢?

看過蔣勳講的一句話,很有感觸。他認為臺灣的家長太急著教知識,不讓五歲的孩子,有放空聞香看花學習美感,而是認為告訴他雄蕊雌蕊的知識,才是重點。

古文有韻律,有押韻,當成是唱歌也可以,當成練節拍節奏也不錯。為什麼要當成是在讀書呢?為什麼不能當成是看著方塊字,搭配節奏,練習放空的美感體驗呢?

可以討論一個課表的問題,但是希望是具體提出問題點,或是去問問上課的小孩感想如何。純粹望文生義,造成恐慌式的誤解,也不是家長之福。

從一件事情上,總是要得到省思或經驗談或教訓。但這個課表的分享,只是得到嘆氣而已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