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談話節目看到,一位投顧公司的主管說,如果收到的履歷上有寫上這麼一句話,他一定會給這個人面試的機會。


  「我是一個合群的人。」


  我手上正好有著收集而來的夏令營資料,內容有科學有體能有魔術,有領袖有理財有記憶,但是沒有合群。職場上為什麼需要合群?因為公司是群體合作,應徵來的是衝鋒陷陣的士兵,運籌帷幄的將領只要幾個就好。這些領導者,其實當年也是需要從灑掃庭除開始。


  合群是什麼?是社交能力的展現嗎?我倒不這麼認為。要合入群體融入群體,應該是從眼中有別人,關心別人,和別人分享開始。





  有陣子很愛吃網路團購,一包五十,咬起來會爽脆作響的M17牛奶棒。所以當我們全家去高雄玩時,回程就特別繞過去這家麵包店,特別去買了幾包帶回家。我在裡面挑牛奶棒時,我老公徐桑就帶著小孩在外面等。後來我往外瞄了一下,看到他和女兒在和店家的女孩聊天,還有說有笑的。


  買好東西上車後,徐桑拿了一張肯德基的折價券給我,說是女孩給的。店家的女兒大約四五年級,看到我們家的女兒,很是自然的聊起天來。然後說著說著,她把手上的優惠券拿給徐桑說,叔叔這個送你,去吃炸雞時很好用喔。徐桑說,他第一次遇到一個小朋友,是這樣和善開朗,而且自然的把自己認為的好東西,要分送給一個初次見面的人。


  我想起當一群小孩在一起時,小小孩因為必須先有自我意識才會知道有別人,所以十之八九都是以搶東西開始,以插旗子建立地盤開始。所謂的「分享」,都是媽媽們在說,媽媽們要孩子做。而且因為在家裡,都是大人把好東西「分享」給小孩,所以有好吃小孩先吃,有好玩小孩先玩。是大人「分」出去,小孩來「享」受。


          


  所以當孩子漸漸長大,還是只會在大人要求的時候才「分」,在家裡就盡情的「享」受。並不知道所謂的分享,應該是對於喜歡的人,對於好朋友,真心的分出去讓別人享用。


  孩子的未來,需要合群才能拿到面試的機會。但是現在流行的栽培,並沒有合群這個字眼,而是拚命強調自我的了不起。也許這樣栽培與現實的落差,才讓小孩長大成了抗壓性強的草莓族吧。這個女孩很有趣,她在沒有大人的指導下,很自然的「分」出去讓別人「享」受。這是南台灣的熱情嗎?也許是吧。可是所謂的合群,不就是要這樣,從眼中有別人開始。


 
  • 原刊於櫻花部落格 : 06.09.2010
  •          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