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笑話是這樣:小孩說他家很窮,因為家裡的司機很窮,傭人很窮,所以他家裡也是很窮。 這是一個笑話,但是也是引以為鑑的小故事。

 

最近大家轉傳某自學家長所說的,小孩要像蟑螂,有競爭力等等。我承認我斷章取義的對他書中描述,他小孩學滑冰,十四歲拿到加拿大的滑雪教練證書,很有意見。  

 

很多四十歲的人,沒有滑過冰〈這很貴,一堂要好幾百元不含鞋配備,比賽服裝每次都要好幾千〉;很多四十歲的人,沒有去過加拿大,更沒有滑過雪,更別說拿到滑雪教練執照了。 所以這不是普通家庭,是經濟與教育水平都算上等。

 

拿打不死的蟑螂來比喻自己的優秀菁英孩子,我想折煞蟑螂了。 蟑螂是指那廣大的普羅大眾,具有不屈不撓屢敗屢戰的精神,而非被訓練好有十八般武藝的競爭力。很多人看了那標題覺得怪,卻說不出所以然。怪就是怪在這裡,孩子以飛上枝頭的一人鳳凰教導,何必佯裝成不相干在地上跑來跑去成群結隊的蟑螂呢。

 

在文中對於友情方面,他說孩子沒有學校的朋友,這樣提早知道友情的離散,也會交到新朋友。 我自己的解讀是,一般人是配不上當你孩子的朋友。

 

我在臉書上寫完以上之後,得到朋友很多回應。見過這家庭的朋友說:「覺得他們家的小孩不像小孩。至少不像我心目中的小孩。大概是因為缺少同儕的關係,我覺得舉凡自學的小孩特別早熟。這其實也是我看到很多自學小孩的問題。他們大多覺得同儕很幼稚,他們比較喜歡跟大人聊天,他們不會有一般小孩的共同回憶,他們也比較缺乏長時期相處培養的友誼。」

 

我在《媽媽就是要這樣當》一書曾經寫過,和朋友一起吃飯時,她十歲的兒子不斷的嫌東嫌西抱怨,結果我火大就說:你小學沒有畢業,憑甚麼跟我坐同一張桌子?媽媽笑翻了,兒子就閉嘴了。我不知道如果我遇到這孩子也這樣說,下場會怎麼樣?

 

我會跟孩子玩,但是沒辦法跟孩子聊天。 因為我覺得孩子很幼稚與自我,我們會和他說說話,是因為認識他父母,這是社交禮貌。除了老師以外,是沒有大人會跟無瓜葛無親戚關係的小孩交朋友的。這些年齡顯現的差距,要到成年進入社會工作之後才會消弭。我現在有大我十幾歲的好朋友,但是她常說她讀大學時,我還在流鼻涕耶!沒有生活經驗的小孩就是幼稚,他還沒資格跟大人交朋友,又被家長給予的教育環境而自以為別的小孩幼稚。當他的童年被挖走重要的團體之後,沒享受過團體的好,以後還要進入團體有競爭力發光發熱,很是弔詭。你是有理,但不是有禮。

 

在他批評說家長抱怨學校,還送小孩去學校,不甘願也不動手改變。我是認為與他屬性不同,並不代表不用心啊。而且他的動手改變,是自掃門前雪,並不是想要改變大環境。就算抱怨學校,這跟夫妻喜歡拌嘴,家長說小孩不成材,是一種台式的謙虛文化。正如我們罵政府,不代表我就要出來選總統啊。

 

這位家長的自學,不是你我想像的那種。當然如果你對窮的定義,也是司機傭人很窮我家很窮的,那我把""拿掉。我所想像的自學,是希望孩子適性發展之外,對待朋友格外有同理心,而且知所分寸與進退有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