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備便當和水壺的健康外出

 (原文刊於2011/07育兒生活  親子逗陣遊專欄.)

 

在塑化劑風波沸沸揚揚之際,大家開始擔心與檢討吃了多少東西進去。2266親子聚會到今年,已經進行有六年之久了。一開始大家也以為,外出最大的問題是帶小孩到哪裡吃?依照我以前在日本參加親子聚會的觀察,日本的媽媽習慣帶便當出門。一開始我也非常不適應,便當不是熱呼呼的才好吃嗎?後來一想,要給孩子吃的東西只要有點燙,也是要吹涼了小孩才願意入口。所以直接帶冷便當出門,反而對於怕燙的孩子是一件好事。

 

由於我是母乳媽媽,所以帶著寶寶出門時,免帶奶瓶奶粉,餵奶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。日本的媽媽對於離乳這件事很重視,視為寶寶跨出大步,適應與學習大人的三餐飲食。離乳分為六個月開始的離乳開始期,一歲開始的離乳中期,一歲半到一歲八個月的離乳完了期。所以他們注意的是寶寶怎麼學大人吃飯,以及怎麼學會大人吃飯。

 

我常常看到一些配方奶媽媽,出門要帶奶瓶、配方奶粉和裝熱水的保溫瓶。其實在日本的做法,會把已經裝著熱開水的奶瓶,用瓶狀保溫袋裝出門。因為依據他們的推斷,兩個小時之後,原來一百度的水溫,大概降到六十度左右,正好可以泡奶,這樣就少帶一罐金屬保溫瓶,減低媽媽的重量。所以就算不能親餵,我也很鼓勵媽媽能夠混餵,因為不管外出或是寶寶健康有狀況時,母奶是既方便又全吸收的營養。

 

日本有很多種類的離乳食,除了玻璃瓶裝外,還有乾燥粉狀用熱水沖泡,也有調理包型的。第一次看到日本媽媽直接從包包裡頭,拿出鋁箔調理包撕開,用湯匙直接餵寶寶,我還滿驚訝的,怎麼沒有泡熱水回溫呢?中式的離乳食,不都是要熬稀飯煮大骨湯等等嗎?我家老大是屬於吸空氣就長大,兩歲前對我親手精心熬煮的副食品都不賞臉,搞到母子倆關係緊張;老二我就懶了,直接買日本市販的離乳食打開給他吃,不吃我就倒了不用傷心,結果他可是吃的很開心。

 

所以開始離乳的寶寶,其實對於常溫食物的接受度,也許比我們大人喜歡的熱騰騰食物好。因為他們敏感的肌膚,太容易覺得燙。每次看到有人說要帶寶寶出國,還要帶悶燒罐煮稀飯等等,我都會搖頭。因為我家的寶寶從兩個月開始搭飛機去日本,之後幾乎一個月我們都會出門過夜一次,寶寶要吃什麼,從來不是我注意的重點。因為只要用點技巧,桌上一定有他可以吃的。

 

寶寶在六個月大到一歲之間,離乳食是讓他學習咀嚼或嚐味道的,有些寶寶還喜歡飯粒勝過稀飯。其實可以帶個離乳罐頭或調理包,然後澱粉類部份用麵包或是把飯粒泡水壓軟代替。不超過十天的短程旅行,寶寶真的隨便吃就好。對於吃的好的寶寶,媽媽只要帶把小剪刀配一杯水,把桌上他可以吃的食物過水過油後,剪成小塊就可以了,不要大費周章搞到自己疲累不堪。

 

2266聚會開始時,一開始也為了吃飯所苦。帶著孩子的媽媽出門很容易遲到,十點集合結果十一點才出發,然後十二點又要開始找吃飯地點,又怕花費太多。後來我想到,把日本的自備便當的野餐模式導入,不想自己做便當的,也可以在早餐店多買個一份帶著中午吃。

 

其實做孩子要吃的便當很簡單,而且簡單的食物帶出門不容易壞,擔心的話,用個日系39元店販賣的保溫袋裝起來就可以。簡單版的午餐示範如下:海苔包飯糰、水煮蛋、燙花椰菜、香蕉一根,這樣就澱粉質、蛋白質、纖維質、維生素都有了。大家看了我的便當都恍然大悟,不是不會做,是想的太難了。所以我在《孩子就是要這樣玩》〈開啟文化〉書中,還特別整理出大家的野餐便當菜單,看過就會知道,自己做便當真的很簡單。像煮熟再冷凍的毛豆夾或是玉米塊,在夏天是便當的好朋友,因為可以當保冷劑降溫,要吃的時候正好退冰,還涼涼的真好吃,一舉兩得。

 

開始吃離乳食後,我就訓練寶寶用吸管喝水,出門的時候,我會幫他帶一小罐水。他要喝時用吸管,我要喝時轉開不碰瓶嘴仰頭喝。其實用過有刻度的藥水瓶,小小一罐裝個50cc水,也可以當小寶寶的小水壺。孩子大了之後,出門我一定問:「水壺帶了沒?」因為孩子一餓一渴,又無法正確的表達,情緒就會很躁動。所以自備飲食,可以省去很多麻煩。

 

有次打開櫃子算過我家的水壺,因為姊妹都要各一份,還加上我的,林林總總各種材質竟然有三十幾支!我一向買好帶好用的,不是昂貴的。有杯蓋的保溫水壺是在日本買打折品,大概不超過五百台幣。但是孩子現在還不適用,帶出門容易敲壞,所以先收著。去年聚會的BC媽找到了國產有小螞蟻標誌的不鏽鋼水壺,找大家團購攤運費,結果一用之下大家驚為天人,連隔壁的三姑六婆都搶著買。現在因為塑化劑風暴,據說工廠的單是出不完。

 

這水壺的瓶口大好洗,所有的零件壞了都可買來換,台灣製造純不鏽鋼,現在還加上保溫套,重點是價錢在兩百上下,真是價美物廉。雖然每個小孩都人手一只,各家貼上姓名貼和裝飾靜電貼之後,每個孩子都可以認出自己的水壺。上次貝貝媽一時興起,當成保齡球瓶讓孩子丟球玩,一物多用途啊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