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我很怕一種挾洋以自重的育兒文章。開頭都會說,看到朋友被寶寶折磨的多慘,我住的某國的某某某某某(洋名比較長)醫生,教我這樣這樣之後,寶寶就很乖等等之類的。

 

寶寶乖,不哭不鬧就是乖。不會講話的寶寶,有所意見表達時,當然就是先唉唉,然後毛毛蟲扭動,然後就是哭。因為類似的文章,傳達的是會哭鬧的寶寶就不乖,爸媽就不稱職。所有的父母都是從不知所措開始,這樣打槍實在沒有意義。

 

華人認為要臉大吃四方,喜歡讓寶寶仰睡。後來因為西風東漸,大家又覺得要有個巴掌臉「寇頭」(高聳的後腦杓)才美,所以卯起來趴睡要趴尖臉。現在科學統計又發現,趴睡是新生兒猝死的高風險原因之一。衛生署國健局在最新「嬰兒健康手冊」衛教指導篇強調,仰睡確實比趴睡來得安全,美國自從1992 年推行新生兒仰睡運動後,六年之間,嬰兒猝死症發生率減少四成之多。

 

趴睡的寶寶當然是睡的比較安穩,但是數據也顯示猝死的風險會高。所以當我最近看到有網路文章說他的某國醫生說寶寶要趴睡時,對照以上的資料,這位醫生沒有在意1992 年開始的仰睡運動降低嬰兒猝死症。在嬰兒猝死症的風險與嬰兒乖乖,他考慮的是會跟他講話的父母,因為家長會給他拍拍手,不是嬰兒的生命安危。而且有小兒科醫生說,趴睡的嬰兒牙床會比較窄,需要矯正的機率很高。

 

以上拉拉雜雜寫了兩大段,終歸就是一句:趴睡容易造成新生兒猝死已經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定了,怎麼還有人會以一個醫生的話當成聖旨!

 

PTT討論板上,對於這種硬是要講別人是錯的,自己是對的,還要說服別人的,稱為正義魔人,我是覺得也很磨人啦!育兒是一門認知科學,每個個案都不相同。這種「正義磨人」很喜歡以偏概全,提出十條說法裡面,因為第一條是對的有效的,所以同理可證其他九條也一定是對的。這種論點非常危險,跟真實的謊言相仿:一個能夠瞞過別人的謊言,就是帶有少許的真實。

 

很多媽媽都很為難於寶寶的脫尿布時機,明明媽媽覺得還好,但是礙於長輩的碎碎唸關愛,寶寶又不配合。我自己認為寶寶可以脫尿布,就是可以自己去上廁所,所以要包括站上小板凳,脫褲子坐馬桶,擦屁股,穿褲子,下馬桶,按沖水,然後開水龍頭洗手。當然大便的話,一開始還是需要大人幫忙擦屁股。如果只是不穿尿布,其他程序都需要大人代勞的話,對於負責照顧的大人而言,還是一件麻煩事,不如穿上尿布了事。

 

對於這樣的問題,我編了一個應付長輩的說法:美國醫生說,寶寶太早脫尿布,無法滿足肛門期,以後很容易性別認同有問題。很多人用這個說法去搪塞長輩,立刻獲得效果,因為有美國醫生說,還有肛門期,聽起來真是專業啊!甚至還騙過一個朋友,她還問我這個報告是在哪本醫學期刊上。

 

我喜歡編故事幫助支持我的媽媽同志去對抗壓力,卻很討厭看到那種正義磨人拿似是而非的立論來磨娘,其實是為了表示她小孩帶的很好。爽了自己得拍拍,卻害了別人心慌慌。這樣的好心其實又落入傳統窠臼,要被人肯定寶寶是個小乖乖的,才是好媽媽。

 

我遇過褓母會讓寶寶趴睡,因為她把寶寶放在客廳的嬰兒床上,因為小公寓大概只有三十坪左右,所以寶寶是隨時都在她的視線下,她有她的專業經驗來判斷,她不怕寶寶哭不怕寶寶醒不怕寶寶不睡,這跟新手媽媽的情況差距很大。其實育兒跟開車一樣,經驗技術好的,可以飄移甩尾,台北高雄只需要三小時車程;新手開車,請一切以小心為上。至於長輩,正如拿了駕照很多年沒開車的紙上駕駛一樣,他的經驗其實是過去了。別忘了以前是很多沒有冷氣的手排車,跟現在還有定速倒車雷達導航的狀況是差很多啊!

 

拿開車當例子想,怎麼分辨是育兒的正義使者還是正義磨人,就很簡單了。正義使者希望新手上路,安全順暢,講的是下雨天要記得開雨刷;正義磨人會告訴你,我有六個安全氣囊才是王道。問題是,不是大家的車都負擔的起這麼多個安全氣囊。

 

大會報告:

2011三月份開始,主婦在婦幼集團的“育兒生活”雜誌寫親子專欄。請多多推薦捧場喔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