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《家庭作業的迷思》 艾菲柯恩著  項慧齡 天下出版

 

某個週五下午我和朋友帶著孩子在公園玩,兩個小時後我們離開,還沒有遇到別的小孩。我心裡想,小孩都到哪裡去了呢?都在家裡寫作業嗎?為什麼沒有放學後的小孩出來玩呢?

 

磐磐低年級時,因為妹妹需要有自己活動時間,所以我讓讀半天的他在學校參加課後照顧班,在學校寫完功課再回家。進入三年級之後,星期四也是讀整天,不影響妹妹的活動,所以他都是回家才寫功課。

 

現在的導師,常常會讓他們利用最後一堂課的時間寫家庭作業,回來之後我就看一下。但是遇到週五時,下午我帶姊妹出去玩,回家後要收心寫功課,就有點難了。

 

有次和同是小學生家長的朋友聊到功課,她覺得她小孩的老師,常常出一些功課,要求家長要協助,她覺得這樣等於是她幫老師改完功課了。我也曾經和磐磐的老師聊過,她讓學生自己發想寫課文讀後心得,卻有安親班直接拿範本讓小孩抄。

 

老師告訴我,她也可以挑生詞生字就好,這樣老師只要大筆一揮就可以改過去了,讀後心得卻要一個字一個字看。

 

《家庭作業的迷思》是在探討回家功課,這是一本很硬的書,而且作者的立論非常強勢,全書主軸就是:家庭作業沒有提升孩子課業的意義,如果你說有,請證明給我看。《家庭作業的迷思》是非常挑戰傳統觀念的講法,必須要在腦袋清楚時,才有辦法閱讀下去。

 

很硬的書,就不需要從頭開始看。所以我挑著章節看,這章看太累,就跳到下章去。我看著其中一章,裡面建議不要有家庭作業,要求家長陪小孩去運動或是音樂,要小孩自己決定閱讀什麼書。我開始想像,假如沒有回家功課,公園就會充滿小孩的笑聲嗎?不會,因為家長會把小孩送去補習班,小孩如果無所事事,大人就會很恐慌。

 

這我也不懂,這樣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,到了四五歲之後,就會被爸媽討厭,被爺爺奶奶討厭,叫小孩趕快去上學,下課後還要去安親班或是補習,說這樣才能跟得上別人。到了星期假日,爸媽又很怕跟小孩在一起,那就送去補習好了。我想很多小孩,跟學校老師、安親老師、補習班老師講話的時間,一定比跟家長多。

 

這本書就是反家庭作業,也提出很多論述與研究。但是這本書的背景是美國的資料,拼音文字跟象形文字不同,中文是需要反覆練習的;小孩都三年級了,就算有家庭作業的練習,偶爾還是會有把字左右邊顛倒的情形。

 

書中也建議把作業改成別的型態,不是單調的練習。這又讓我想到朋友對於要父母協助的作業,他認為他都看過了,老師就沒事做了。就像老師要求小孩自己發想寫心得,安親班就拿出範本。

 

我不贊成這本書的強烈論述,但是從閱讀這本書中,我開始思考,家庭作業的意義為何?是複習是壓抑還是懷疑小孩;家長在幫小孩看家庭作業的意義為何?是成績好是了解小孩程度是分擔老師工作。

 

翻開本書,第一章叫做:失去的童年。我心裡想著週五下午空蕩的公園,想著現代小孩對於童年的定義,可能是補習,所以也沒有所謂失去可言。在日經kid’s plus親子雜誌上的文章,曾經看到紀錄三個日本小學生的作息。孩子在傍晚時分,或是放學走回家的路上,都會有和同學在公園玩耍半小時的紀錄。

 

「走路回家」、「和同學玩耍」、「在公園」,對於現在的小孩而言,是奢侈而不是童年吧。

 

在書中的第156頁裡寫到老師告訴家長:「如果家庭作業干擾任何家庭活動或課外活動,例如音樂或運動,那麼請在家庭作業上寫一個備註....」我倒覺得要從這句話來看這本書,來想家庭作業。

 

因為台灣的家長也很辛苦,家庭活動和音樂或運動的課外活動,是很少存在家庭的。要先把家庭的意義釐清,就知道這本書其實也不硬,只是要求家長陪小孩的。

 

 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下期待續(容許我再偷懶一下,過兩天再寫心得)

收音機劇場  如果兒童劇團著  天下出版

(別忘了515 新竹演藝廳有如果劇團的演出,趕快去買喔.)

實驗好好玩  天下出版 (真的很好玩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