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學生叢林--親師教戰手冊》  游雅婷著  天下出版

 

因為朋友轉貼一篇小一媽媽的文章,大家討論了起來。文章內容是去學校講故事的晨光媽媽,帶了七個蛋糕要給二十六個小孩分,因而延伸出來的事件。

 

如果你的孩子是學齡前,你很容易護著他認為是他對,就會如同為文的媽媽的立場,認為是那個原先是她孩子的好朋友,因為沒拿到蛋糕而且是「抗壓性低膽子小的死小孩,呼天搶地」的逼他媽媽就範(這些負面用語,我是從文章直接抄下來的)。我不懂這大人有何仇恨,需要用這些詞語來貶低曾經是自己孩子的好朋友?

 

甚至在文中不斷指稱「沒蛋糕媽媽」,而非稱為甲媽媽乙媽媽,就是要不斷提醒讀者「沒蛋糕這件事」。對方媽媽因為兩人鬧翻了不想順路接人,就說自己不去上課了,這是一種社交語言。作者讓家教送小孩去,也遇到對方,就在文中指為「謊言於是穿幫」。

 

我是小學生的媽媽,這個故事我看起來就變成別的樣子:二桃殺三士。晨光媽媽只要協助老師顧小孩就好,拿了七個蛋糕在二十六個小孩面前,除了每個切成四份,給大家都嚐一口的方法之外,任何的方法都是不公平而且有問題的。因為晨光媽媽並不是老師,只要她是家長,就不會公平。

 

晨光媽媽的問題,就我所知的說明一下。因為老師一周兩次要開晨會,低年級(尤其是小一)的孩子因為不受控,還不能遵守要在教室等之類的。為了安全起見,所以請媽媽來幫忙顧小孩。有的晨光爸爸/媽媽,會教勞作唱遊甚至英文,而讀故事最簡單。

 

我自己在一上獨撐全學期,隔壁班卻是五個媽媽在輪。在冬至活動遇到別的媽媽,詢問後發現,她們以為當晨光媽媽很難。下學期我寫了一篇文章,請老師發給班上家長,我的意思是:晨光媽媽是一個觀察自己小孩在班上的好機會,就算一個學期一次(其實如果所有的家長都願意來,一人真的一次就夠了),也希望家長可以參加。不會講故事的,老師會提供物件,甚至帶體操都可以。

 

一下就有姑姑跟媽媽來幫忙,二上也有來一次的上班媽媽。二下老師認為小孩夠大了,我就沒去了.其他班還是有媽媽去。如果這麼愛孩子,排一天去是不難的。

 

現在小孩的沒禮貌,是大人無法想像的。有朋友去講故事,她小孩的同學問她,阿姨你怎麼沒有帶禮物來啊?後來還刻薄的酸她小孩說,你媽媽來講故事,所以老師對你比較好。她因為小孩個性內向,本來就不擅交朋友。被這樣一說之後,她怕小孩被排擠,就不去講故事了。

 

我自己也曾經因為有小孩一直在我面前走來走去,就生氣跟小孩說,因為這一兩個的沒禮貌,害到我不能好好講故事,害到其他三十幾個小孩不能聽故事,那是誰的錯!這會用鼻孔看我的小孩,後來就轉去貴族學校就讀了。

 

小學生活的光怪陸離,沒有親身經驗是想像不出來的。當大家孩子大時,如果有機會去學校當晨光媽媽,或是做愛心媽媽(我昨天聽小樺講她去學校做愛..心媽媽,快笑死了.動詞用當或擔任比較好。),就可以親身經驗這些事情。

 

如果你不能親身經驗,那《小學生叢林--親師教戰手冊》這本書,可以補足家長對於小孩在學校的狀況之不足。裡面我覺得最經典的一篇,就是〈教室戰場〉。文中敘述把青蛙帶成蟾蜍去學校的教科書業務小陳,因為目睹眾小孩在錯手中,把多隻蟾蜍搞成肚破腸流,再也不敢出現這校園裡。

 

真的,這些小孩都是好家庭出來的;這事件是真的發生在小學校園的。如果小時拔蔥大時牽牛的論點是對的,這樣不尊重生命的小孩,以後就是跟父母在社會版上相見。

 

________________

 

大會報告:即日起到0202不上網,暫時無法回覆喔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