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死黨固定一年會聚餐個幾次,大家吃吃喝喝玩玩,互相交換最近的生活心得。某一次我缺席了,因為那次定在烏來某家溫泉飯店,可是不招待十二歲以下的客人。如果我主辦,會幫她們問餐廳可不可以帶小狗;可是這次她們很想去那裡泡溫泉,我的小孩也不能如小狗般置放在家裡,所以就讓她們去玩個痛快吧!

 

某次我看過網路上有人抗議某家五星級飯店的餐廳,她去訂位時被婉拒,因為她小孩只有三歲和五歲,未滿十二歲不予招待。其實這樣分眾倒是無妨,擺明清楚不讓小孩來,也省得挨人白眼。

 

同樣有孩子的朋友,有陣子大家常常笑說去「牡丹樓」相會吧!這不是什麼煙花之所,只是「麥當勞」的諧音。速食店的食物當然沒有如此美味,會去是因為有親子遊戲區,小孩可以在裡面玩耍嘻鬧,大人可以無負擔的聊聊天。IKEA受媽媽們的歡迎,更是因為可以暫時寄放小孩和餐廳有遊戲區。

 

很多大人自己忘了自己也當過小孩,而且自己當小孩時可能更是白目與吵鬧,對於親子無法給一點點同理的寬容。因為小孩要玩的就是跑來跑去,所以我如果攜子出去吃飯,場地要大以及一公尺下是否淨空不會有東西打破,是我第一個考量;最好地方還可以喧嘩,或是外面有小庭園可以隨時把孩子趕出去不要吵到別人。至於食物的美味與否,已經不重要了。

 

元旦時和朋友約在台北碰面,朋友挑了標明有親子區的「玫瑰古蹟」,沒想到踩到地雷店,完全不親子。朋友三天前去電訂位,告訴店家我們有五大七小,店家說會給戶外的親子區,如果下雨,會有遮雨棚拉出來。元旦的天氣風大天冷,到了現場我們傻眼:依據店內標示,為了成人喝咖啡的權益,有小孩兩人以上要坐親子區。這裡的建築物配置是這樣,面對建築物,右手邊是餐廳區,有內用跟戶外遮棚區。中間是比用餐區兩倍大的安靜參觀區,左邊是小小的偏房加廁所。

 

依據指標,親子區就是在廁所門口的草坪區,那裡置放一個有尖銳突出的雕刻物,草坪上還是寫著:禁止玩球和嘻鬧。店家在我們到達之後,指著廁所前草坪說,那就是我們的位置,然後才要開始搬桌椅。我們問說,現在風這樣大要我們單坐在沒有遮蔽的草坪上嗎?不是說有可以拉出的雨棚嗎?(我們以為可以坐在右邊的戶外遮棚區。)小姐堅持她們的親子區就是廁所前面,沒得商量。至於預約時答應我們的遮棚,沒有回應。所以我們只好離開,因為這親子區會讓大人小孩都感冒的。

 

親子區的定義,對於親子而言,應該就是個無壓力可以放心的地方,小孩可以跑來跑去不用遭人白眼,不然幹嘛要親子區。我突然覺得,消保會和消基會如果可以檢測標榜「親子區」的地方,有沒有合親子的需求,應該也很好玩。

 

不歡迎婦幼的新竹縣婦幼館

 

同樣類似的事情,在新竹縣婦幼館也遇到了。新竹縣婦幼館在我家附近,因為小孩的校外參觀時,我去看了一次。老實說一樓的兒童遊戲室,讓我覺得感覺不親切,所以之後我也沒去過。朋友前幾日過去,果然應證了我的想法。

 

新竹縣婦幼館是全國縣市最後設立的婦幼館,目前地下一樓進駐婦幼隊和交通隊,一樓是婦幼事務的辦公室。我家老大二年級時的社區踏查,要參觀的是婦幼隊和交通隊,得到警察阿姨和叔叔很親切的招待與介紹。進去時誤走到一樓,門口辦公室出來一個小姐,一臉我們走錯路的樣子,然後無奈的只好順便介紹一下,接著不斷要求我們要小心要安靜,不要吵到辦公的人。我以為婦幼事務不就是為了我們這堆婦幼嗎?就是因為小孩參觀時多少會有聲響,所以才選擇婦幼館,怎麼變成好像到加護病房去探病一樣?

 

朋友前幾日去,也遇到同樣的情形。因為是下雨天,所以她另一位媽媽約在新竹縣婦幼館,進去跟小姐登記之後,小姐就叮囑要安靜。因為遊戲室沒有空調而氣悶,所以她把窗戶跟門都打開,三個小孩就在跟一般社區相仿的簡單的遊戲室玩,然後小姐就過來說要把門關起來,這樣吵到辦公。朋友看看,辦公室也就這一位小姐辦公,但是她還是關門了。又過了一下子,該小姐又過來說,吵到辦公,要小孩安靜的玩不要吵。最後我朋友也是因為搞不清是在婦幼館玩,還是去醫院探病,乾脆離開了。

 

我們現在聚會的基本班底,大約會有二十對親子;因為很多有兩個小孩,所以超過五十人。〈請參考《孩子就是要這樣玩》開啟文化〉這樣大型與長期的親子聚會能持續四年多,就是因為我們把活動地點訂在戶外。而且因為例行聚會慣了,大部分的媽媽都知道要何時制止小孩不妨礙別人,散仙的媽媽就算忘了,別人也會把她的孩子叫回來。我們就是希望在小孩的玩耍和不妨礙別人中間,求得平衡,所以才會去找親子區,去找婦幼館的遊戲室。但是如果有這樣的名稱,卻沒有服務的內容與精神時,希望這些單位就把「親子」、「婦幼」、「遊戲」拿掉,不要浪費彼此時間了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主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